(资料图)
扫墓、踏青、吃青团……这些清明节习俗想必大家都烂熟于心。但您是否知道,其实我国古代寒食清明期间还会开展一种全民普及、热闹非凡的体育运动?
它就是蹴鞠,也就是现代的“踢足球”。
“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寒食城东即事》),“寒食梁州十万家,秋千蹴鞠尚豪华”(《春晚感事》),唐代诗人王维与宋代诗人陆游都曾在诗词中点明我国古人在清明期间有“蹴鞠”的民间习俗。
蹴鞠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活动,它起源于战国,汉朝时已成为一项专业运动,唐宋时期更是演变为全民参与的大型活动,经常有数百人参加,宫里宫外随处“踢踢踢”,甚至出现了“齐云社”这样的民间“足球俱乐部”!
今天的王二木说文物要介绍的就是一件藏于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彩绘童子抱鞠俑。我国古代蹴鞠运动是有多普及?它为什么能成为古人清明节不可或缺的习俗?古代足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古人踢球都有些什么章法?文物都会给你答案!
→→戳视频,和二木一起去球场来一局!
文物tips
今日正主
今日客串
来源:四川观察 一条龙工作室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