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相辅相成。近日,广东省、广州市先后召开了高质量发展大会,广州市生态环境局也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心工作,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从坚守绿色底线、加速绿色转型、服务绿色发展方面,提出数条具体措施,力求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广州高质量发展。
坚守绿色底线
(相关资料图)
铆足干劲,乘势而上。坚守绿色底线,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今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现场上,广州市生态环境局一级调研员(市管)、新闻发言人郑则文,就生态环境局在推进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具体举措,进行了具体的介绍。
发布会现场图/记者摄
郑则文提到,广州市PM2.5去年全年天天达标,平均浓度22微克/立方米,再创新低,继续在国家中心城市中保持最优。新的一年,广州市将继续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重点抓好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减排,加强面源污染精细化管控,精准开展污染天气应对。
在水质方面,2022年,广州20个国考、省考地表水断面全面达标,17个断面水质优良,占比85%,劣Ⅴ类水体断面持续清零,水环境质量同比明显改善。今年,则将巩固提升考核断面水质达标成果。继续实施水污染防治攻坚行动计划,进一步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
除了大气与水外,广州还会继续夯实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基础。持续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风险,强化地下水污染防治,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
另外,广州也将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加强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再利用全链条、全过程监督管理,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通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腾出环境容量。
加速绿色转型
发布会上,郑则文还提到,在生态环境方面,也要加速绿色转型,高要求推进治理水平现代化。
其一是织密生态环境法治保障网络。落实市人大相关立法规划,开展餐饮、扬尘、噪声污染防治以及饮用水水源保护等领域的专项立法,不断健全广州市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屏障。
其二便是完善生态环境规划体系。组织实施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以及各环境要素专项规划,强化“三线一单”的刚性约束,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城市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布局以及重大项目的高质量发展之中。
其三,生态环境局将立足大湾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牢牢把握实施《南沙方案》的契机,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联建联防联治工作机制,制定广州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加快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创新发展,围绕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低碳发展新路径。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一级调研员(市管)、新闻发言人郑则文/记者摄
服务绿色发展
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生态环境局表示,此后会加强环评审批服务。郑则文介绍道,生态环境局要为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科技项目、重要民生工程、主导产业项目做好环评服务,为各类投资主体排忧解难。
与此同时,生态环境局也会优化监管方式。全面落实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制度,运用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政策,加大守信企业正向支持力度,帮扶失信企业及时修复环境信用,推动实体企业清洁生产、绿色发展。
此外,广州也将持续释放政策红利,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行《广州市生态环境违法当事人公开道歉承诺守法从轻处罚暂行规定》等包容审慎政策,引导企业减排降污、整改违法、履行法定义务,合规绿色发展。
采写:奥一新闻 刘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