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已于13日正式发布,从涉及的内容来看,囊括紧抓粮食生产与重点农产品供应、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强化提升农村软硬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力度、拓宽农民致富增收渠道等等9个方面,总体可以归纳为“守底线、促振兴、强保障”。
(资料图片)
连续20年聚焦三农
2004年起至今,“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20年聚焦三农问题,并首次提出农业强国的口号。在文件当中,国家提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要立足国情致力于建设“5强”的农业强国。(5强: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
有专业人士分析,作为一个农业为基础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虽可以称得上农业大国,但还不是农业强国。而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建设农业强国不仅能够更好地守住“三农”基本盘,还能迅速补齐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短板,同时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作为农民,除了关心政策的大层面,对于2、3月份粮价及猪价的行情也分外关注,毕竟与咱农户的钱袋子直接相关。那么,在中央一号文件为三农经济发展定下基调之后,市场又会在生猪与粮食方面出现哪些动作呢?3月份粮价与猪价是持续涨跌交替,还是迎来小涨呢?
2月份第三周猪价与粮价行情回顾
在解答这两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2月份第三周猪价与粮价的行情走势。首先,先来看猪价,自2022年11月生猪价格大幅回落之后,一直未有明显反弹,19日外三元的平均价格为15.08元/公斤。而对于养猪户而言,每斤猪肉要卖8.5元才不会亏本,显然当前低迷的行情并不适合出栏。基于此,有业内人士分析,生猪稳产保供或许会遇到一些难题。
众所周知,生猪产业除受供需因素影响之外,国家政策的调控也会影响生猪的出栏与补栏,对提振生猪行情也会起到积极作用。当下,猪价处于过度下跌的区间范围内,不利于市场维稳。因此,国家或将启动新一轮猪肉的国储收购,以此来调控市场,使其回归合理价格区间。
其次,我们再来看一下粮价。近几年,随着种植成本的水涨船高,以小麦、玉米等基础粮食作物为代表的粮食价格的确有所上调。比如,玉米的价格行情维持在1.4~1.5元/斤的区间,多数南部销区玉米的收购价已破3000元/吨的大关;小麦的收购价也多维持在1.5元以上。
不过,粮价高并不意味着种植户一定赚钱,作为农民的一项兜底保障性收入,亩产500~1000元/年可谓太正常不过了!因此,要想保障农民的种地收益,维稳甚至进一步提高基础粮食作物的价格行情,恰恰是咱农民所希望的!与此同时,维稳农资的价格也是一个大前提。
总而言之,随着国家对三农发展及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未来无论是种植户,还是养殖户,其收益都将迎来“翻倍式”的增长。而作为影响农户收入的关键性因素,甭管是粮价,还是猪价,基本还是会保持稳中有升的大趋势。至于部分农户所担心的近期粮价与猪价“突变”的问题,国家在一号文件当中也给咱农户吃了定心丸!接下来,挽起袖子加油干吧,有国家的利好政策做支撑,就肯定不会让咱农户吃亏!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呢?